额外局部治疗对奥希替尼、奥西替尼的混合反应有效果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奥西替尼

尽管携带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(NSCLC)最初对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(TKI) 反应良好,但它们通常在大约一年后进展。EGFRT790M突变是常见的耐受药物机制。具有 T790M 的 NSCLC 对奥希替尼/奥西替尼反应良好;然而,非小细胞肺癌的异质性可能会限制治疗效果。一些患病者表现出混合反应 (MR),其中一些病变变小而另一些进展,但对这种反应的发生率和特点知之甚少。我们试图确定 MR 患病者的频率和临床过程。

额外局部治疗对奥希替尼、奥西替尼的混合反应有效果

方式

额外局部治疗对奥希替尼、奥西替尼的混合反应有效果

我们回顾性回顾了接受奥希替尼医治EGFRT790MNSCLC 患病者的记录。

额外局部治疗对奥希替尼、奥西替尼的混合反应有效果

结果

2016 年 4 月至 2016 年 12 月时间段,48 名患病者接受了奥希替尼医治。7 名患病者 (15%) 表现出两种 MR 类别之一:不包括再活检部位的进行性病变(5 名患病者),和包括再活检部位的进行性病变(2 名患病者)。最常见的进展部位是肝和肺转移扩散(4 名患病者)。3 名患病者在 MR 后继续使用奥希替尼,其中一名接受了肝转移扩散的局部医治,并在 4 个月内使用奥希替尼实现了疾病控制。

结论

在 15% 的 T790M NSCLC 患病者中检查到 MR。这一发现表明,在对 EGFR-TKI 产生耐受药物性的单个患病者中,几种不同的耐受药物机制是活跃的。奥希替尼/奥西替尼对因 T790M 突变而对 EGFR-TKI 产生耐受药物性的肿瘤基本有效。因此,额外的局部医治可能对奥希替尼发生 MR 的患病者有益。

在 15% 的携带EGFRT790M 突变的 NSCLC 患病者中观察到对奥希替尼的 MR 。在所有部位,表现出 MR 的患病者的预后都比肿瘤有反应的患病者差。MR 后采用适当的局部医治继续使用奥希替尼/奥西替尼可能对部分患病者有益。

异质耐受药物机制可能在奥希替尼的 MR 中起作用。在之前的一份报告中,多次重新活检揭示了厄洛替尼的肿瘤间异质耐受药物机制。然而,由于侵袭性或进行性病变的解剖部位(可能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或骨骼),在临床环境中通常难以进行多次再活检。液体活检是一种评估血浆中循环肿瘤 DNA (ctDNA) 的方式,最近被批准用于检查EGFR肺癌的突变。由于 ctDNA 是从血浆样本中提取的,因此液体活检的侵入性比组织活检小得多,因此能够进行连续评估。此外,ctDNA 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多个肿瘤部位的突变状态。事实上,与本研究中观察到的相比,ctDNA 评估已被用于检查更高频率的 T790M 和其他耐受药物机制同时出现。此外,ctDNA 的定量分析能够跟踪 ctDNA 水平的时间变化,并且可能适用于评估肿瘤负荷。因此,ctDNA 的系列分析可能有助于在进展时识别主要的肿瘤表型。液体活检于 2017 年 6 月获批,因此我们研究中只有两名患病者(5%)根据液体活检结果接受了奥希替尼,因为在此时间段日本健康保险涵盖了该药品。预计有关液体活检的更多信息。然而,液体活检可能无法检查到几种耐受药物机制,例如转化为小细胞肺癌,据报道这种机制与 T790M 突变同时存在。在一个病例系列中,有 5 名患病者接受了液体活检,发现 T790M 呈阳性;这些患病者接受了奥希替尼,但在第一次评估时表现出肿瘤进展。在液体活检时获得的组织样本显示转化为小细胞肺癌。因此,应小心解释液体活检结果的临床意义。

表现出 MR 的患病者往往比获得肿瘤反应的患病者预后更差。先前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,MR 是一个不利的预后要素。MR 后的最好管理仍不明白。在这项研究中,三名患病者在 MR 后继续使用奥希替尼/奥西替尼超过 150 天。放射学进展后继续使用 EGFR-TKI 仍存在争议。但是,一部分患病者能够从继续使用 EGFR-TKI 中受益。对奥希替尼表现出 MR 的患病者有几个对奥希替尼仍然敏感的肿瘤病变。因此,特殊是当进展的病灶数量有限时(即在 OPD 中),继续使用奥希替尼和额外的局部医治是一种有吸引力的策略。在具有致癌驱动突变的 NSCLC 患病者的 TKI 医治中延长立体定向放射也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。在本研究中,一名出现 MR 的患病者因肝转移扩散接受了经导管动脉化学疗法栓塞术,并继续使用奥希替尼超过 150 天。评估在 EGFR-TKI 医治中添加局部医治的正在进行的前瞻性临床实验的结果备受期待。

本研究有几个局限性。首先,MR 没有明确的定义。在本研究中,我们检测了EGFR时的耐受药物机制异质性T790M 检查。因此,我们根据奥希替尼/奥西替尼医治时间段拍摄的第一次 CT 确定 MR,这可能反映了奥希替尼开始时的肿瘤异质性。由于该研究的回顾性,开始奥希替尼医治和首次 CT 评估之间的时间间隔因患病者而异。更长的间隔可能导致更高的 MR 发生率。然而,中位间隔(65 天)似乎恰当地反映了临床实践。其次,我们没有对奥希替尼表现出 MR 的肿瘤进行分子分析。可能存在伴随的耐受药物机制,尤其是当进行性病变包括再活检部位时。这些分析可能会导致对该现象的进一步理解。第三,我们无法就 MR 后哪些患病者应继续奥希替尼医治得出任何结论。表现出 OPD 的患病者不一定受益于继续使用奥希替尼,因为 OPD 由异质人群组成。在临床环境中,坚持医治的继续是通过综合评估来确定的。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哪些患病者能够从 MR 后继续奥希替尼医治中受益的特点。

在 15% 的携带EGFRT790M 突变的 NSCLC 患病者中观察到对奥希替尼/奥西替尼的 MR 。这一发现表明,当单个患病者对 EGFR-TKI 产生耐受药物性时,几种不同的耐受药物机制在他或她体内是活跃的。在对其他EGFR-TKI耐受药物的肿瘤中,奥希替尼对EGFRT790M突变的肿瘤基本有效。因此,加入局部医治可能对奥希替尼发生 MR 的患病者有益。相比之下,MR 似乎是一个不利的预后要素。需要进一步调查以确定对此类患病者的最好管理。【微信:yaodaoyaofang】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:

weinxin
微信咨询
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