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与其他实体肿瘤不同,肾细胞癌的血供特殊丰富,所以其主要的医治靶点是抗癌血管生成。肾细胞癌对化学疗法敏感性很差,化学疗法几乎无效,不作为常规推荐;与恶性黑色素瘤相似,肾细胞癌免疫原性较强,对免疫医治对比敏感,免疫医治和生物医治在肾细胞癌有较好的应用前景;但是目前的主流就是抗血管生成药品。
在晚后期肾细胞癌中,存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(VEGFR)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(PDGFR)过度表达,而安罗替尼的作用靶点包括了VEGFR和PDGFR,这是否可以解释安罗替尼在晚后期肾细胞癌的作用机理?
这部分解释了安罗替尼对肾细胞癌的机制,因为肾细胞癌存在多条讯号通路的过度激活,而安罗替尼作为多靶点TKI,对VEGFR、PDGFR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(FGFR)所介导调控的三条肿瘤血管生成讯号通路具有全面的抑制作用,同时对干细胞因子受体c-Kit也显示出很强的抑制活性。此外,安罗替尼对旁路激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能够减缓旁路激活引发耐受药物,因而安罗替尼医治肾细胞癌的无进展生存期(PFS)和总生存期(OS)收益可能优于同类单靶点抗血管生成药品。
截止到2016年4月15日,安罗替尼组的中位PFS为17.5个月,舒尼替尼组为16.6个月,两组间PFS无显著差异(P>0.05);继续随访至2017年8月10日,安罗替尼组的中位OS为30.9个月,舒尼替尼组的中位OS为30.5个月,两组间无显著差异(P>0.05)。从治疗效果数据来看,与目前mRCC一线标准医治舒尼替尼相比,安罗替尼医治取得相似的结果,不劣于舒尼替尼。
更多新闻请您访问肿瘤药物选购的海外价钱、进口清关政策、费用好多钱等问题,敬请咨询本站客服微信:yaodaoyaofang ,获取最新行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