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近年来,我国肾癌的发病概率呈现升高趋势,患病者已跃居全球第一。尽管近年来免疫医治在迁移性肾细胞癌(mRCC) 医治上取得不错治疗效果,丰富了 mRCC的医治手段,但 VEGFR-TKI 靶向医治仍是 mRCC 的标准医治。安罗替尼作为抗血管生成药品,对肿瘤血管生成和生长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,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(VEGFR-2)。
2019年3月,安罗替尼比较舒尼替尼一线医治mRCC的多中心、随机、对照Ⅱ期研究(NCT02072031)结果荣登The Oncologist杂志,证实安罗替尼与舒尼替尼治疗效果相似,主要研究终点中位PFS(17.5个月vs 16.6个月,P>0.05)及次要终点OS、客观缓解率(ORR)及DCR等均无明显差异。而在安全特性上,3~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安罗替尼组显著低于舒尼替尼组(28.9% vs 55.8%,P<0.01);在血小板降低和中性粒细胞降低方面,差异更加明显。
安罗替尼组的中位 OS 为 30.9个月,舒尼替尼组的中位 OS 为 30.5个月。两组 ORR 区别为 30.3%和 27.9%。从治疗效果数据来看,与目前 mRCC 一线标准医治舒尼替尼相比,安罗替尼取得相似的结果。而安全特性分析显示,3~4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安罗替尼组显著低于舒尼替尼组(28.9% vs 55.8%,P<0.01);在血小板降低和中性粒细胞降低方面,差异更加明显。从安全特性分析中看到,安罗替尼的毒药副作用明显低于舒尼替尼,尤其是血液学毒性。
经济寻药 助力生命! 肿瘤 药物选购的海外价钱、进口清关政策、费用好多钱等问题,敬请咨询本站客服微信:yaodaoyaofang ,获取最新行情。
